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到2025年,建成30個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廠、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園區。到2025年,化工園區產值占行業總產值70%以上。石化、煤化工等重點領域企業主要生產裝置自控率達到95%以上。
大力發展化工企業的同時,必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不同化工企業,排放廢水的化學組成差異性很大,且含有有毒有害物質較多。同時化工企業所屬行業復雜,其綜合廢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
化工園區廢水綜合了化工、造紙、醫藥等眾多行業的廢水,由于各行業生產過程、工藝、原材料等的不同,使其綜合廢水有機污染物的成分繁多,且有毒性及不易降解物質多,具有很差的可生化性能。
園區廢水處理可采用膜法工藝技術,將達標排放廢水進行深度處理,生產除鹽水并實現"零排放"。采用超濾(UF)+一級反滲透(RO)+二級反滲透(RO)+連續電除鹽(EDI)工藝,將企業排放的廢水收集處理成為除鹽水后,供給企業使用,集中對廢水進行處理再生利用,節約資源,減少排放,有效改善區域地表環境。
如果大力發展廢水零排放技術,不僅可以減輕對環境的負擔,還能夠緩解我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現狀。廢水零排放不僅能夠無限減少廢水的排放,還能夠利用不同的排放工藝,將廢水資源進一步利用,既能夠減少工業用水,還能夠重復利用污水,起到節約水資源的效果。
總體來說,廢水零排放技術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工業用水對我國的環境壓力,顯著降低水污染程度,還能夠將污水重復利用進行回收等。
如今,化工園區的生產用水循環利用已經成為世界性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重點。由此可見,化工園區污水深度處理技術成為我國化工園區污水處理發展的主要方向。
零排放—一種近零排放技術